新世界百货自救危机:3年关9家门店利润仍暴跌9成马云躺枪?

编辑:admin 日期:2019-03-01 10:22:55 / 人气:

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界百货”)发布了2017-2018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新世界百货2018财年收益同比增加9.7%,为38.21亿港元;年度利润由上年的1.28亿港元减少至0.11亿港元,暴跌九成。
中期业绩还显示,新世界百货缩减了三家分店,分别为盐城新世界百货、武汉新世界百货-汉阳店、鄱阳新世界百货-中华路店。另外,新世界百货在期内还减少了305名雇员。
作为老牌百货公司,新世界百货曾是各大城市高端百货的代名词。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新世界集团在香港成立了新世界百货有限公司,次年便在武汉成立了第一间百货商场,正式进军零售市场。
新世界百货经营持续下滑、电商及互联网大潮冲击局面下,自2015年开始,新世界百货的业绩已多年不振。2017年,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两大地标轰然倒下:上海第一百货商场和东方商夏相继闭店调整,上海太平洋百货淮海路店也在开设20年后落幕,传统零售倒闭潮还在继续。
过往年报显示,其2015—2018财年共四年的净利润之和不及2014财年的一半。其2018年年报公布的期内净利润(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年度利润)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缩水至上一财年的1/10不到,同比降幅达91.36%。
新世界百货董事会主席郑家纯在2018年年报中称,内地的零售市场近年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电商平台的迅速发展加上大型商场的涌现,显著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竞争加剧,百货店等传统实体零售店的客流量大幅减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间财经表示,新世界百货遭遇到的困境与众多传统百货零售企业陷入的瓶颈是一样的,在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在新零售背景下,传统百货行业在线上引流、线下销售等方面做的很差。
关门店+转型失利
新世界百货颓势越来越明显。2018年年末,先是沈阳新世界百货中华路店给沈阳人民说了再见,后有华中最大门店武汉新世界百货汉阳店关张。
事实上,总部位于香港的新世界百货,1994年将中国内地发展的地点圈在了武汉。这也是新世界百货在华中开业时间最短、总楼面积最大的店。
对于汉阳店的闭店,新世界百货相关负责人表示,闭店是由于物业方破产所致,与商场经营状况无关。
据长江商报报道,在业内人士看来,钟家村商圈老化,以及百货业态整体经营压力大,或许才是关店的重要原因。目前商业地产可谓腹背受敌,受新零售业态影响,一方面传统的租赁商铺商业模式难以为继,物业方需要提供创新服务;另一方面,过去的物业方市场已变成品牌方市场,流量品牌有议价空间,物业方利润受到挤压。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新世界百货在内地共经营32家百货店及2家购物中心,分布于北方、华东和中西三个营运区域。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2015年,新世界百货的门店数量从31家百货店扩容至41家百货店和2家购物中心。也就是说,最近三年其关闭了9家门店,目前的门店数量相对于11年前的水平。
在频频闭店之外,新世界百货转型之路更是一波三折。
2017年3月,新世界百货曾上线企业自营电商平台“新闪购”,上线后因效益不理想,不久便悄然关闭。经过大半年调整后才再次上线。
经过大半年调整后才再次上线,但“新闪购”的吸粉能力较为不足。据中国网报道,新世界百货在北京的5家分店中,仅有崇文店一家的微信公众号中有“新闪购”的入口,且加入粉丝群还需经过审核,时间长达1天。
转型失利的同时,新世界百货又折戟私有化。2017年6月26日,新世界中国发展发布公告称,将通过瑞士银行香港分行,提出自愿有条件现金要约,收购新世界百货全部已发行股份(新世界发展已经持有的股份除外),进行建议私有化,每股要约股份代价为现金2港元。
此后,新世界百货私有化收官时间连续在7月18日和8月1日两次延期。直至8月29日,新世界百货及新世界发展联合发布公告,公司私有化失败。公告表示,由于未能收到不少于90%无利害关系的有效股份接纳,要约并未达成,并于2017年8月28日失效,将不会延长或修订要约。
零售专家李国宏公开表示,新世界百货迫切进行私有化,是受电商冲击,导致业绩连年下降的无奈之举。
逼死传统零售
自马云提出“新零售”后,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传统零售业,都深深感到危机四伏,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被这极速变化的时代抛在了后头。
京东和沃尔玛的“你情我愿”,阿里和百联集团“牵手成功”、26亿元豪赌银泰,又在百联身上凑齐“新零售”版图,马云真的是“逼死”传统零售行业吗?
朱丹蓬表示,线上引流、线下消费一定是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的,从阿里、京东与线下企业的合作,到苏宁出手万达百货,电商向通过自身资本优势,去打造一个互融互通的全新模式去迎合新消费群体的诉求。
事实上,近年来不止新世界百货的经营陷入窘境。2017年中国内地有近50家百货店关门店,零售行业的发展已迎来“寒冬”。
2012年12月,世茂百货闭店,原址改造为以五里河茶城为主力业态的世茂商都。
2013年5月31日,伊势丹百货憾别沈城;2013年,太原街新玛特花季店闭店。
2014年6月,位于青年大街万象城南侧的尚泰百货宣告正式停业。
2015年年底,华联商厦太原街店和沈阳久光百货相继闭店。
2018年8月28日,接手伊势丹百货和新玛特花季店的沈阳兴隆一百也宣告停业。
按照行业分类,零售业共73家企业,其中有42家百货公司为主,也包括汽车零售、互联网零售、电脑与电子产品零售等公司。总体来看,上半年整个零售行业业绩不佳,营收增速从去年同期52%下降至9%;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增速则从77%降至-17%。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正积极布局线下门店。阿里巴巴相继推出无人便利店、盒马鲜生、“天猫小店”等线下品牌;京东推出了线下京东之家体验店,并表示将“大数据”资源等赋能线下,推动行业变革;腾讯也瞄准了线下市场,零售实体店WeStore在广州开业。
零售专家李国宏认为,电商经验丰富,营销能力强。百货行业线下门店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的产品体验,但是在物流、营销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无论是线上线下,百货企业的转型都有很大压力。
资深零售业专家丁利国分析称,百货行业无论向哪个业态转型,首先要改变的是传统的经营理念,要回归到产品上来,变革经营模式,创新品牌。最重要的是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做精准营销,而不是走传统的商业租赁与联营模式。

现在致电 0311-3226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